太原师范学院地理学学科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其学位论文的学术研究水平,根据山西省研究生培养管理要求和学校研究生处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安排的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特制定以下关于本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工作流程和细则。
一、组织管理
1.答辩委员会领导及成员组成
答辩委员会主任:王尚义教授
副主任:刘敏教授
委员:马义娟教授、郭文炯教授、安祥生教授、邵秀英教授、牛俊杰教授
答辩会场协调人:贾培煜博士
2.答辩分组及成员组成
(1)区域历史环境变迁方向组
组长:王志超教授
成员:王尚义教授、王杰瑜教授、孟万忠教授、赵志强博士
秘书:田毅博士
(2)资源开发与评价方向组
组长:韩军青教授
成员:马义娟教授、牛俊杰教授、邱丽氚教授、任世芳教授、李继彦副教授、史利江副教授
秘书:张宝贵副教授
(3)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方向组
组长:王国梁教授
成员:郭文炯教授、安祥生教授、冯旭芳教授、凌日平副教授
秘书:闫加亮博士
(4)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方向组
组长:朱专法教授
成员:刘敏教授、邵秀英教授、冯卫红教授、李晋宏副教授
秘书:崔徐甲博士
二、答辩程序和要求:
(一)答辩程序
1.由答辩组组长宣布学位论文答辩开始。
2.研究生陈述答辩报告,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答辩组组进行提问,硕士生回答问题,时间不超过10分钟。答辩组专家根据答辩人的答辩报告及其回答情况进行表决,填写《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
4.答辩秘书负责答辩报告的时间控制,并填写《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答辩情况表》。
5.所有学生答辩完成后,由答辩秘书对每位学生的答辩表决进行汇总,将汇总结果和对每位学生的《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答辩情况表》、《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批表》、《太原师范学院2018年地理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人员表决结果》交答辩组组长,由组长组织答辩组成员进行答辩总结。
6.答辩组组长和成员在每位答辩研究生的《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答辩情况表》、《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填写答辩成绩、答辩组组长和专家意见并签名。答辩组组长填写《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批表》审查意见并签名。答辩组组长对《太原师范学院2018年地理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人员表决结果》进行确认并签名。
7.答辩结束后,由答辩秘书负责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每位专家对每位研究生各1份、《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答辩情况表》每位同学3份、《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每位同学3份、《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批表》每位同学2份、《太原师范学院2018年地理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人员表决结果》每位同学2份,及时收回并交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研究生办公室(汇文书院C415,给贾培煜博士)。
8.答辩(合格)研究生将《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书》一式三份填写完成并签字,导师填写评语并签字后交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研究生办公室(汇文书院C415,给贾培煜博士)。
(二)要求:
1.答辩组成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责任心强,工作严谨、作风正派,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所包含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出合理和中肯的意见。
2.答辩秘书在答辩组组长的领导下,协助组织答辩评议工作具体事宜,做好答辩会议记录,统计评分及结果,按要求收回每份表格。
3.答辩研究生注意事项
(1)答辩研究生应提前30分钟进入答辩会场,做好答辩准备工作,如将答辩PPT输入电脑,准备好提纲、记录纸、笔等。
(2)答辩以PPT形式进行,陈述不超过10分钟。
(3)答辩研究生在专家提出问题时,应作好记录;待所有专家提完问题后,再逐一回答;答辩研究生在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时,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
4.本次研究生答辩报告邀请研究生处全程指导。
三、其他事项
1.答辩结果分为两种:“合格”与“不合格”。评分在60分以上为“合格”,应同意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相应学位;评分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建议重新答辩。
2.在答辩过程中,如出现答辩评议组成员、导师以及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方面存在较大评议争议而影响答辩最终结果的,由答辩组组长将争议问题记录并反馈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进行讨论并给出最终答辩决定。
8858cc永利皇宫登录
2019.6.1
2019届地理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答辩会
答辩一组:区域历史环境变迁方向组
答辩主席:王志超教授
答辩委员:王尚义教授、王杰瑜教授、孟万忠教授、赵志强博士
答辩秘书:田毅博士
时间:2019.6.6上午8:30开始
地点:文科楼C202教室
答辩人及论文答辩题目如下:
序号 |
研究方向 |
学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导师 |
1 |
区域历史环境变迁 |
20161032013 |
赵 丽 |
1912―2012年山东农业气象灾害与粮食生产格局时空特征研究 |
孟万忠 |
2 |
区域历史环境变迁 |
20161032014 |
史慧娟 |
秦汉时期的“关中本位制” |
王杰瑜 |
答辩二组:资源开发与评价方向组
答辩主席:韩军青教授
答辩委员:马义娟教授、牛俊杰教授、邱丽氚教授、任世芳教授、李继彦副教授、史利江副教授
答辩秘书:张宝贵副教授
时间:2019.6.6上午8:30开始
地点:文科楼C206教室
答辩人及论文答辩题目如下:
序号 |
研究方向 |
学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导师 |
1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1 |
胡子豪 |
库姆塔格沙漠丘间地沉积物特征 |
马义娟 |
2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2 |
赵二丹 |
柴达木盆地线形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内部构造 |
李继彦 |
3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3 |
张晓茹 |
岚县、榆次不同立地条件的土壤入渗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牛俊杰 |
4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4 |
常 虹 |
中国木兰科植物空间分布及区系研究 |
邱丽氚 |
5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5 |
杨雄兵 |
晋西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风蚀研究_以右玉县为例 |
马义娟 |
6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6 |
韩 佳 |
基于水生态足迹的汾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及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任世芳 |
7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7 |
崔重重 |
晋东南传统村落与环境关系研究 |
牛俊杰 |
8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8 |
李艳萍 |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壤固碳对生态恢复的时空响应——以右玉县为例 |
史利江 |
9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09 |
刘 蓉 |
陕北砂黄土带土壤风蚀空间分异研究 |
马义娟 |
10 |
资源评价与开发 |
20161031010 |
赵桂庆 |
京津冀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
王尚义 |
答辩三组: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答辩主席:王国梁教授
答辩委员:郭文炯教授、安祥生教授、冯旭芳教授、凌日平副教授
答辩秘书:闫加亮博士
时间:2019.6.6上午8:30开始
地点:文科楼C203教室
答辩人及论文答辩题目如下:
序号 |
研究方向 |
学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导师 |
1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04 |
王慧莹 |
快递业发展的微区位及影响因素研究 |
凌日平 |
2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05 |
薛 瑞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户生计变化影响研究——以孝义市梧桐镇为例 |
郭文炯 |
3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06 |
班 纬 |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结构研究 |
冯旭芳 |
4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08 |
张殿龙 |
基于全省级别可比的耕地定级方法研究-以阳泉郊区,泽州,怀仁县为例 |
安祥生 |
5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09 |
董 甜 |
农产品主产区农村居民市民化意愿与城镇化路径研究—以万荣县为例 |
郭文炯 |
6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10 |
郑泽文 |
汾河流域小城镇空间分异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
郭文炯 |
7 |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61032011 |
马 进 |
晋西北边际耕地宏观诊断与再利用---以山西省右玉县为例 |
安祥生 |
答辩四组: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方向组
答辩主席:朱专法教授
答辩委员:刘敏教授、邵秀英教授、冯卫红教授、李晋宏副教授
答辩秘书:崔徐甲博士
时间:2019.6.6上午8:30开始
地点:文科楼C204教室
答辩人及论文答辩题目如下:
序号 |
研究方向 |
学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导师 |
1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01 |
闫佳晖 |
壶关县岭东村闲置宅基地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 |
李晋宏 |
2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02 |
苗童童 |
太谷形意拳旅游利用研究 |
刘 敏 |
3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07 |
邬 超 |
碛口古镇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邵秀英 |
4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12 |
郝 炜 |
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演化研究 |
刘 敏 |
5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03 |
郑涵夫 |
基于新媒体的实景演艺营销策略研究---以《又见平遥》为例 |
邵秀英 |
6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15 |
王 璐 |
非物质遗产濒危度与旅游活化度评价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为例 |
刘 敏 |
7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16 |
张成雷 |
区域创新环境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
冯卫红 |
8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17 |
王 晶 |
基于乡村旅游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
李晋宏 |
9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18 |
王 伟 |
山西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
刘 敏 |
10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19 |
张金瑞 |
古村落旅游地核心利益主体的共生模式研究——以碛口为例 |
邵秀英 |
11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20 |
韩 琪 |
旅游型特色小城镇“三生空间” 优化研究——以静升镇为例 |
冯卫红 |
12 |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20161032021 |
郭敏琪 |
乡村居民社会资本对旅游创业的影响研究 |
冯卫红 |
8858cc永利皇宫登录
2019.6.1